酒文化
漢王酒史
唐蒙飲枸醬而使夜郎
漢武帝建元六年,唐蒙大將奉命出使漢朝冊封國-南越國(今廣東),在南越國王接風宴上,好酒之士唐蒙嘗到了酒香四溢的“枸醬酒”并為之傾倒,其味美獨特,令人難忘。此酒顏色微黃,異香襲人,唐蒙大將嘗遍天下美酒佳肴,亦被此等絕世美酒所傾倒。他一邊品嘗,一邊問道:“此酒甚是好喝,敢問產自何處?”南越王哈哈一笑,隨即答之:“上使所飲之酒,產自夜郎國。夜郎與南越有通商之好,以一江而通往來。上使若愛此酒,可盡興而飲,此酒即便醉飲亦不傷身。”
唐蒙借此酒意,對南越王說道:“大王此酒,實屬人間美味,吾雖有幸嘗之,卻覺有所僭越,如此美酒,不可獨享,非為臣之道呵”。南越王說道:“此酒產量甚微,本王亦不可多得,獨存此一壇,上使來訪,故以此酒相待,如不飲此酒,恐招待不周也!”
為尋此酒以獻漢武帝,唐蒙返程時繞道千里,跋山涉水,歷時一年探尋夜郎國(今貴州),將枸醬酒帶回長安奉予漢武帝。漢武帝飲后大加贊賞,稱其“甘美之”,將此酒奉為宮廷御酒,作為將帥賞賜、冊封之厚禮。
漢世漢酒
漢時酒風熾盛
釀酒技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發展到漢代有了很大的進步,主要表現在制曲技術的提高和釀酒方法的創新。漢代已經生產餅曲,由散曲到餅曲是酒曲發展史中的一個飛躍;釀酒除了傳統的方法外,漢代還有“酎酒法九醞酒法”等方法。
漢代的酒業生產規模比前代有了很大的發展。私人開辦的酒肆作坊在都市和鄉鎮分布極廣?!妒酚?middot;貨殖列傳》記載說:“通邑大都,酤一歲千釀。”反映漢代地主田莊的經濟文獻《四民月令》一書多次出現“曲室、作曲、釀春酒、漬曲釀冬酒”的記載。與酒業生產相應,兩漢酒風之盛承前代余緒,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漢高祖衣錦還鄉把酒唱《大風》是鼓動漢代酒風的一把明火。文景之治、漢武帝的文治武功,乃至光武中興等漢代的富足之世為酒風創造了充分的物質條件。無論是宮中朝堂的達官貴人,還是民間士林的細民九流對酒都極為熱衷。王粲《酒賦》說:“暨我中葉,酒流猶多;群庶崇飲,日富月奢。”《漢書·食貨志》曰:“百禮之會,非酒不行。”
民俗,起于禮而成于酒
兩漢辭賦中涉及到的酒種類繁多,其中基本分為酒類、醴類和醪類:鄒陽《酒賦》說:“清者為酒,濁者為醴。清者圣明,濁者玩駿”,即酒之色澤清澈,而醴之酒體則比較渾濁。又張衡《南都賦》:“酒則九醌甘醴,十旬兼清”,“醴”而稱“甘”,表明是甜酒?!稘h書·楚元王傳》:“穆生不嗜酒,元王每置酒,常為穆生設醴”,在功能上,酒、醴有不同的適用場合,在各種儀禮中,雖然酒、醴并陳,但相比而言,酒使用的場合比較多。
漢賦中的酒除了稱為“酒”或“醴”的外,還有“醪”。如枚乘《柳賦》:“于是樽盈縹玉之酒,爵獻金漿之醪。”桓譚《仙賦》:“吸玉液,食華芝,漱玉漿,飲金醪,出宇宙,與云浮,灑輕霧,濟傾崖”。張衡《南都賦》:“若其廚膳,一酒則九醌甘醴,十旬兼清。醪敷徑寸,浮蟻若薪。”“醪的基本詞義是汁滓混合的酒、帶糟的酒,但在更多時候則釋為味道醇厚的酒。”
此外,漢賦顯示當時的人們好飲色濃味厚的酒,而且往往以此為標準來評價美酒。鄒陽《酒賦》曰:“其品類,則沙洛淥酃,程鄉若下,高公之清,關中自薄,青渚葷停。凝醇醇酎,千日一醒。”“凝醇醇酎”意謂味道濃厚的酒。“沙洛淥酃”等各種酒之所以為名酒,就是因為其酒味濃厚。
Copyright © 漢王酒業有限公司 2023(hanwangjiuye.com)All Rights Reserved.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貴陽 貴公網安備 52038202001073號
SAF Coolest v1.2 設置面板 YQGSX-ZVMH-YDZFE-AAS
無數據提示
Sorry,當前欄目暫無內容!
您可以查看其他欄目或返回 首頁